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必须“扎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这表明我国正在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并负责建立一个人类共同未来的社区,对我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步形成绿色金融发展体系
截至2020年底,本外币绿色贷款余额约为12万亿元,存量规模位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存量超过8000亿元,位居世界第二。同时,我国绿色金融资产的质量总体良好。绿色贷款的不良贷款率远低于国家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没有绿色债券违约的情况。当前,我国在绿色金融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在碳中和的背景下,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下一步措施是什么?全国政协委员、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人民银行副行长陈雨露露说,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完整的绿色金融立体发展体系。绿色金融改革试点取得了初步成效,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绿色金融市场的不断扩大。
此外,我国已成为全球绿色金融发展的风向标,并在国际上具有相当大的领导地位。目前,我国已稳步推进了1项国际标准、1项国家标准、5项行业标准、4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标准的制定,这些标准成为全球范围内规范绿色金融业务发展的重要参考。
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创新项目倾斜
陈雨露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已初步确立了“三大功能”“五大支柱”的绿色金融发展政策思想。所谓“三大功能”,主要是指为绿色发展提供金融支持的资源分配,风险管理和市场定价三大功能。一种是引导和利用财政资源,转向低碳项目、绿色转型项目、碳捕集与封存以及其他绿色创新项目。第二个是通过诸如气候风险压力测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以及调整绿色和棕色资产风险权重之类的工具来增强金融系统管理与气候变化相关的风险的能力。三是促进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建设,开发碳期货等衍生产品,为交易确定合理的碳排放价格。
此外,陈雨露说,要充分利用这三个“三大功能”,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五个支柱”。一是完善绿色金融标准体系。二是强化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三是逐步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四是不断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五是积极拓展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空间。
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美好前景
陈雨露指出,我国一直是绿色金融发展的坚定支持者和倡导者,在绿色金融发展中也具有一定的领导优势。考虑到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的一些新变化,以及国际社会对绿色金融更加积极的立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的未来是光明的。我们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现有优势,更加积极地与各方合作,充分挖掘绿色金融的发展潜力,帮助我国和其他国家共同实现各自的碳峰值和碳中和目标。